将心理学理论与园艺心理疗法结合,为现今社会的高压生活状态另辟一条回归大自然的蹊径。云集众多专业大咖,跨界探讨现代社会中园艺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由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与校亲自然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自然—人—文化”高峰论坛于4月10日下午在励耘楼B408成功举办,现场高朋满座,反响热烈。
教育学院张军副院长为本次论坛做了简短开场,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衷心祝贺,对举办方表达了诚挚感谢。随后,由我校亲自然教育研究中心创始人、心理系讲师王博博士担当主持人,为论坛介绍并欢迎了到场本次论坛的客座嘉宾,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导李树华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天然产物研究所所长、博导吴少华教授,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协会教育总监胡卉哲老师,自然解说员彭宇老师,到场聆听的我院老师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嘉宾们的欢迎。
紧接着论坛进入了第一部分“嘉宾报告”,五位嘉宾依次登台,为现场的老师们先后带来了“园艺操作—接触自然的最佳途径”,“园艺植物与健康”,“自我与自然”,“自然缺失症与中国的自然教育”,“鸟兽虫木总关情”共5个分享报告。
清华大学李树华教授在报告中为大家带来了日本的高度成熟的园艺操作技艺,介绍了种类参差不齐的花草盆栽等,特别讲述了他带领自己的学生切身投入园艺操作实践中的趣闻,强调了园艺实操的重要性。而另一位福建农林大学吴少华教授则重点介绍了园艺植物对身心的治疗作用,包括生理调节、园艺生理疗法等重要内容。来自红树林基金会的胡卉哲老师则是结合近年社会植物保护组织的相关领域为大家讲述了来自社会一线的经验分享。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自然解说员彭宇老师结合自己植物爱好者团队深入丛林风雨兼程拍摄动植物精彩视频的经历及团队发展表达了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热爱。
最后,王博老师用三个故事串联讲述了“人类”、“自我”、“我们”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讲述了自然缺失的问题。王博老师用“求雨的人”告诫我们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相处会影响到我们所处环境的好坏;又用有趣的故事引出了深生态学的概念,提倡改变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除了深生态学,王博老师还提到了超个人心理学与生态心理学,主张身心、自我与环境,与他人与自然万物的整体联系。通过一系列的例子,最终王博老师作出了一个提议:我们是处在地球这个大生命体内的细胞,要与其他的能量系统和谐的相处而不能意欲主宰或吞噬。
五位跨界嘉宾为身处高校之中的一众老师带来了不同领域的大自然视角,进一步拓宽了我们对于大自然对于人的身心发展与心理治疗不可替代之作用的认识。第二部分的答问环节在观众与五位嘉宾的精彩问答之中缓缓接近了尾声。
人,自然,文化,这是一个始终环绕着延续发展的三角高峰,我们相信高峰论坛的意义不仅仅是学术分享,更在于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不断寻求皈依大自然的迫切需要和人的自我解放。我们期待明年的高峰论坛,能够带来人类在寻求大自然归属的新福音。
文/教育学院学生会秘书部
2016年4月14日